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10-23   浏览次数:
一、专业简介
金融工程是以现代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集现代金融学、数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现代金融领域的前沿和尖端,其根本目的在于从金融产品设计、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为投资理财、资产管理、风险规避等各类金融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石家庄学院金融工程专业根据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和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战略目标的需要,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深度对接区域金融产业协同需求,以石家庄学院“1396”战略为指引,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专业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金融投资顾问为方向,以“产教学研”融合为主要路径,遵循产出导向(OBE)教育理念,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技能性“三维一体”金融工程特色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立足省会、面向京津冀,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和优化分析技巧、金融计量等方法,能够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能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背景下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既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又了解金融市场、产品、业务及各类金融工具的交叉性、系统性、创新性的金融工程特色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各类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或者公司理财等工作。毕业后5年左右可以成长为具有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金融科学研究等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现代金融人才。
具体而言,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目标1. 热爱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目标2. 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运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对现实的经济、金融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能够提出创新有效的解决方案;
目标3. 熟悉经济学、投资组合管理及评估、量化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软件的应用和基本操作,通过模型构建和模拟交易进行必要的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设计和估值定价交易;
目标4. 具备较强的金融营销策划、理财规划、金融市场分析等金融机构业务实操能力;
目标5. 具有良好的业务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就经济金融问题与业界同行及公众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
目标6. 能够胜任各类金融机构咨询、营销、交易等相关工作。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学研”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理论平台+实操训练+竞赛活动+项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交叉学科的思维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基础,同时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能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毕业要求1:品德修养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品位、文化自信,能够传承创新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家国情怀、公益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职业认同和职业伦理,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精神,在金融实践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1.2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其核心价值与当代意义,并能够将传统文化智慧融入金融实践。
1.3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监管规定,恪守社会公德,培养诚实守信、正直廉洁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秉持金融从业者职业操守,恪守公平公正原则,增强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展现人文关怀精神。
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
具备系统扎实的金融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金融工程专业及相关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具有跨学科知识储备,能够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1牢固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商业银行管理、金融市场、数学等金融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形成兼具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均衡知识结构。
2.2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业务工作。
2.3熟悉金融业的通行规则,对金融行业有着清晰的认知;充分了解金融工程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熟悉金融工程领域各种活动的基本流程;熟悉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
毕业要求3:应用能力
以金融专业知识为核心支撑,以金融实践场景为应用依托,能够综合运用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系统工程方法、数理分析工具及信息技术手段,针对金融市场投资策略制定、金融产品创新设计、企业投融资方案规划、金融软件实操应用、金融机构实务运营管理等现实金融问题,设计并开发可行性解决方案;同时,能够对所提出方案在社会经济层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估。
3.1既要具备风险收益、无套利、风险中性等金融思维,又要有“积木思想”和系统性思维等工程思维,针对金融市场波动、金融风险传导等复杂问题,运用经济学、金融学原理构建分析框架,识别关键变量、设计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可行性。
3.2 熟练运用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技能,具备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能力,融合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分析金融问题;评估方案对市场稳定性、投资者保护等社会层面的影响,提出风险缓释措施。
3.3针对金融营销、理财规划、金融市场分析等金融机构业务实操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4:创新能力
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能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
4.1 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实验研究或案例复盘验证创新方案的可行性。
4.2 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对现有金融理论或实务操作保持批判性思考,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毕业要求5:信息能力
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技术和工具获取、分析相关信息。
5.1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够高效地获取、整理和分析信息;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和评估能力,能够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并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
5.2熟练使用Python/R进行金融数据清洗、建模与可视化;运用Eviews/Stata进行统计分析,利用Matlab金融工具箱完成衍生品定价与投资组合优化;探索AI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场景。
5.3能够针对经济金融问题,选择和运用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工具,结合具体需求,有效地开展金融营销、理财规划、金融市场分析等相关工作。
毕业要求6:沟通表达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进行表达,能够就金融工程问题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6.1 能准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书面或口头表达清晰,确保信息传递无误;毕业论文、学术报告用词准确,课堂汇报、学术答辩表述流畅。
6.2 掌握有效沟通技巧,能与同行深入交流,清晰阐述学术见解;能够向公众通俗讲解专业知识,实现有效沟通。
6.3 了解跨文化沟通方式,尊重文化差异,能够及时调整沟通策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达成沟通目标。
毕业要求7:团队合作
注重团队协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7.1能够在金融业务实践与研究中,高效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优势互补,面对复杂金融工程问题,提出全面且创新性解决方案。
7.2在金融工程项目或实践任务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积极协作关系,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团队需求,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
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
8.1 能够阐述不同文化在价值观、习俗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能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国际事件,能够在跨文化场景中保持包容与尊重的态度,避免文化冲突。
8.2 定期追踪国际时事新闻,尤其是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国际动态,能准确分析国际事件对本专业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之间的联系。
8.3 能够运用多语种媒体平台或国际交流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或中国经验,在国际合作中主动搭建文化桥梁,促进国际间的双向交流与互鉴。
毕业要求9:学习发展
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主动提升自己,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9.1具有健康的体魄,体育达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9.2具备良好的自我规划能力,积极适应时代背景变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实习、竞赛等多种途径提升实战能力。
9.3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接受终身教育,积极参与产学研项目、学术会议保持知识前沿性,跟踪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通过MOOCs、行业认证等持续更新知识体系。
四、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1.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79.5学分;实践教育课程29学分;第二课堂4学分。
授予学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规定模块,成绩合格,符合“石家庄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学位授予标准,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