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10-23   浏览次数:
一、专业简介
物业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能够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于一体,对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资产运营与管理等相关产业具有核心支持作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
石家庄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始建于2006年,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23成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及雄安新区,辐射全国。以服务国家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民生建设及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为目标,培养“勇于担当、理论扎实、技术精通、工管融合、思维创新”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本专业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一流物业管理专业,突出“新工科+新商科”宽口径人才培养,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精品教材,注重创新创业结合,全面推行“导师制”精英化培养。未来将继续深耕校企协同育人,建设高水平实践平台,提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现代智慧物业服务行业发展需求,围绕社区治理和现代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业管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信息技术知识具备物业服务、管理与运营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具有较高现代管理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毕业后五年可在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资产管理企业与不动产有关的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现代物业管理、城市与社区管理、资产投资与运营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目标1.职业道德。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精神。
目标2.专业素养。具有扎实的物业管理相关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物业资产运营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科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工具。
目标3.实践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物业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企业与项目发展中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物业项目管理能力,并能在跨职能团队中拥有高效的沟通管理能力。
目标4.创新精神。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具备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目标5.持续发展。掌握物业管理专业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自学能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接受系统的物业管理系统运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初步具备从事物业管理的基本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要求包括品德修养、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国际视野和学习发展等9个方面的内容。
毕业要求1:品德修养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品位、文化自信,能够传承创新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家国情怀、公益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职业认同和职业伦理,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人文基础知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能在专业实践中体现文化传承创新意识。
1.3认同物业管理专业的社会价值,熟悉行业伦理准则和职业规范,具备职业责任意识。
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
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具有跨学科知识储备,能够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1系统掌握数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建筑工程、计算机、英语等基础知识,以及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管理法规、物业设备管理、物业经营管理、物业资产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工管融合,具有跨学科知识。
2.2了解国内外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了解绿色建筑、智慧社区、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2.3掌握文献检索、案例分析、行业调研、统计等方法,具备基本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物业管理相关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毕业要求3:应用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并对其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3.1能够应用物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识别、研究分析复杂物业管理问题,能够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和相关技术,设计、策划满足项目或企业具体需要的物业管理、资产运营方案等。
3.2 能够对项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毕业要求4:创新能力
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能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
4.1具有批判性思维, 掌握问卷调查、访谈等基本调研方法,分析行业需求变化趋势,提出改进建议。
4.2 能够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创新项目。
毕业要求5:信息能力
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信息软件、技术和工具获取、分析相关信息。
5.1能够熟练使用建筑相关的软件、技术和工具,对物业进行智能化管理。
5.2能够熟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相关的软件、技术和工具,获取、分析相关信息,支撑管理决策优化。
毕业要求6:沟通表达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进行表达,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6.1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设单位、业主、同行和社会公众等不同主体间进行有效沟通。
6.2理解和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7:团队合作
注重团队协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7.1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倾听并尊重他人意见,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7.2能够在团队活动中承担组织、协调或管理角色,合理分配任务,促进团队高效运作,并在必要时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团队目标的实现。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
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
8.1了解国际动态,关注物业管理国际发展趋势。
8.2尊重文化多样性,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
毕业要求9:学习发展
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主动提升自己,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9.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具备持续学习意识。
9.2能够跟踪行业发展变化,具备技术更新适应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1.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64.5学分;实践教育课程34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