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未来信息技术学院曹家庆博士接受石家庄市电视台《提案追踪》栏目采访,结合杭州市培育DeepSeek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成功经验,为石家庄市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提出系列针对性建议。
曹家庆提出,政府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上应避免单一的资金投入模式,着力打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金融赋能-场景驱动”的组合拳,构建起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高校循环、相互激发的生态系统。在资金管理方面,建议将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投向区域性公共算力基础设施平台,同时改革科技项目资金拨付方式,由“事前拨款、事后验收”向按关键节点达成情况分批拨付的模式转变,切实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应用场景方面,建议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着力打造“示范应用之都”,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定期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主动开放政务服务、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城市应用场景,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技术“试验田”,助力企业技术迭代成熟。在企业融资方面,建议推广“中银科创算力贷”金融创新案例,通过“政府算力券+银行算力贷” 联动模式深化“股债联动”,打通政策与金融的资源壁垒,解决科创型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困境。在人才引育方面,建议实施靶向引进和柔性用人相结合的方式,出台更具吸引力的高端人才“一事一议”引进政策,积极推广“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等柔性用人机制,吸引更多顶尖专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曹家庆博士的系列建议,不仅展现了我校学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与担当,也是学校深入实施“1396”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学院将持续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积极融入地方产业变革浪潮,以科研创新为笔、以专业智慧为墨,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