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校关工委于8月21日组织部分学生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此次活动旨在让青年学子们更直观地感受那段苦难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影片以1937年南京城破为背景,以冲洗日军屠城罪证底片为主线,将历史细节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生动地还原了那段被鲜血浸透的岁月。
观影现场气氛肃穆凝重,同学们全神贯注,被影片中人物的命运深深触动。跌宕起伏的情节,让大家仿佛置身于那个屈辱的年代,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苦难与坚韧。不少同学眼眶泛红,被影片中普通百姓在绝境中坚守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所打动。
观影结束后,同学们感触颇深,纷纷分享自己的观影心得。
附:部分学生的观后感言——
吴绍辉:《南京照相馆》的黑白影像定格民族伤痕,却显影出当代青年的精神底色。我们透过历史取景框凝视破碎山河,更清晰照见自身使命——个体命运与国族记忆紧密叠印。昔日苦难并非尘封相册,而是时刻显影的底片,警示吾辈:自强非口号,是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复兴征程的自觉。唯有以青春为焦距,调准时代光圈,方能冲洗出不负历史的青春相片。
张艺杰:怀着沉重心情看完《南京照相馆》,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影片以小见大,借一家照相馆,呈现出南京沦陷时的人间炼狱。普通百姓从只求自保,到为守护真相舍生忘死,人性的光辉令人动容。它不只是电影,更是警钟,时刻告诫我们: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
马亚姿: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是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电影展现了日军在南京的虐行,更让我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间怎样流逝,我们都应铭记历史,珍视当下,保持那一颗爱国之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让“吾辈自强”的信念在心中扎根!
景原野:镜头下的南京照相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暗房。黑白影像间,每一道皱纹都是岁月的刻痕,每一抹微笑都是生命的倔强。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普通人面对镜头时的微微颤抖与期待。照相馆如同时间的驿站,我们在此暂留,被定格,然后继续奔赴各自的人生。这些照片从来不只是纸片,而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据,沉默而坚韧。
丁珩:老式相机快门声响起时,仿佛听见了时间断裂的声音。南京照相馆里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悲欢走进方寸之间,在镜头前整理衣领、调整表情,试图留下最理想的自我投影。这何尝不是现代人的生存隐喻?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确认自身存在的视角。那些被定格的瞬间,既是对流逝时间的抵抗,也是与自我和解的温柔仪式。照相馆让我们看见:生命原是可被留存的。
吴娇:看完《南京照相馆》,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影片从小人物视角,展现了南京沦陷时的苦难。那些为守护真相付出生命的普通人,让我明白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温婧垚:这部电影太震撼了!在1937年的南京,吉祥照相馆里的人们,本只想活下去,却因冲洗底片知晓日军暴行,从此踏上守护真相之路 。他们的勇敢,是对侵略者最有力的回击。
魏宇婷:走进《南京照相馆》,就像走进了那段沉重的历史。平凡如邮差阿昌、戏伶毓秀,在国难面前觉醒反抗,用生命守护罪证。他们的故事,是民族不屈的见证,时刻警醒着我们勿忘国耻。
侠冠戎: 以南京照相馆为窗口,窥探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日军的暴行令人发指,而普通百姓的坚守令人动容。这是一部让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佳作 。
邵志选:看《南京照相馆》,像是翻开尘封的历史旧账。那些小人物在绝境中守护真相,用生命捍卫尊严,历史的伤痛与人性的光辉交织,让人眼眶泛红,铭记永刻心间。
潘宇扬:观影《南京照相馆》,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它把南京大屠杀的沉重具象化,透过小人物的觉醒抗争,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坚韧,是一场直击灵魂的历史洗礼。
魏一妍:看完《南京照相馆》,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影片重现南京大屠杀,百姓冒死守护罪证底片。他们的勇气与抗争,让我深刻意识到,和平珍贵,历史更不容遗忘。
赵静雪:看完《南京照相馆》,内心五味杂陈。影片再现南京沦陷时的人间炼狱,主角团起初为生存而挣扎,在目睹日军暴行后,决然守护罪证底片。他们从怯懦到无畏的转变,是人性的觉醒,更是对正义的执着。这份勇气令人动容,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不能被遗忘,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守护和平而不懈努力 。
罗曼冰:看《南京照相馆》,心情五味杂陈。影片从小照相馆切入,呈现南京沦陷惨状。日军的残暴与虚伪,百姓的恐惧与觉醒,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看到同胞被屠杀的画面,愤怒与悲痛涌上心头。走出影院,更觉和平珍贵,历史不可忘,吾辈当自强。
王晓倩:《南京照相馆》令人震撼。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透过照相馆视角,展现百姓从恐惧求生到勇护真相的蜕变。那一张张罪证照片,是日军暴行铁证,也彰显着人性光辉。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杨莫凡:看完《南京照相馆》,心情五味杂陈。影片从小人物视角展现南京大屠杀,胶片里的残酷、人性的觉醒,都狠狠冲击着我,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张秀歌:《南京照相馆》把南京大屠杀这段沉重历史具象化,小人物在生死间的挣扎与坚守,看得我揪心又动容,让我对和平的珍贵有了更深感悟 。
邢安迪:看《南京照相馆》,心情无比沉重。影片用细腻镜头展现南京沦陷惨状,小人物的挣扎与觉醒太真实,结尾的对比更让人深知和平来之不易,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樊佳曼:少年心气,骨内连亲,家国大义,女性力量,每一个画面都记录着这段历史,记录着最真实的南京城。我们未曾经历烽火,但不可遗忘历史,更不能代表革命先辈去原谅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吾辈当自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的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我们也勿忘昨日,珍惜今朝,开创明天。
艾营:《南京照相馆》以独特的视角,将我们带回到了那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看完电影,有两点印象最深:一是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诠释。照相馆的众人互帮互助,是仁;宋存义为报恩报仇拼命杀死威胁照相馆众人的日本人,是义;林毓秀与宋存义的互相救赎,这是智;将真相公之于众,则是信。反观日本人,“仁义礼智信”却被伊藤秀夫用来粉饰自己的暴行。二是“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拍合照后,老金拉下故宫、长城等山河背景幕布,众人念出地名后道出“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虽无激昂配乐,却满是骨气,道尽乱世中中国人捍卫家国的决心。
刘静怡:“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大刀……” 走出电影院,电影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如潮水 一般击打着我的内心。
人,为了求生,他们不得不为日本人冲洗底片,却意外发现了日本人屠杀南京城的罪证的故事。从只为自保到毅然守护底片,揭开真相。这些平凡人的转变,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最令我动容的,是这些普通的百姓在绝境中爆发出的强大力量与人性光辉。阿昌从最初的胆小懦弱,到目睹同胞惨状后,逐渐觉醒,拼死守护底片;毓秀虽为女子,却有着坚韧的傲骨,与阿昌默契配合,在日军眼皮下勇敢周旋,老金一家沉稳坚毅,为守护真相出谋划策,不惜付出生命!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是在生死抉择间,用最后的行动诠释着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坚守。就像历史上无数默默抗争的无名英雄般,他们在黑暗中为真相和尊严而战!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南京照相馆》是一部电影,它的上映有着深远的意义,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传承先辈们不屈的精神。
《南京照相馆》时刻激励着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带着对生活的期待继续努力,让悲剧永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