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这一人体不可或缺的器官,其功能与健康同样值得每个人关注。深入认识耳朵的结构与功能,是保护听力的关键。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负责接收外界声音,并通过耳道引发鼓膜震动。中耳部分,鼓膜的震动会带动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震动,进而将声音传递至内耳。而内耳则负责产生神经冲动,这些冲动通过听神经转化为神经能,最终将声音信息传达至大脑。对耳朵的这一系列精细操作缺乏了解,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耳朵的保护与健康维护。
哪些生活习惯可能影响耳朵健康?
一些日常行为可能会损伤听力,影响耳朵健康,快看看这些行为是不是你也在做。
耳机佩戴时间长、音量大
长时间佩戴耳机或耳塞,尤其是在高音量下使用,会增加耳朵受损的风险,导致听力下降或耳鸣等问题。
频繁清洁耳道
频繁使用棉签或其他尖锐物品清洁耳道会导致耳垢被挤压进耳道深处,增加耳部感染的风险,甚至造成耳道损伤。
暴露于高噪音环境
长时间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如音乐会、机械设备旁等,会对听力造成损伤,增加耳聋风险。
无保护地游泳
在没有佩戴防水耳塞的情况下游泳可能导致水进入耳朵,增加患上外耳炎的风险。
错误的擤鼻涕方式
有些人擤鼻涕的时候是同时捏住两侧鼻翼并且用力呼气,这种错误的擤鼻涕方式会把鼻腔内的分泌物驱入中耳腔,从而引发中耳炎,用力过度还可能会导致鼓膜破裂。
03如何保护听力?
1.减少接触
应该避免强噪声的接触,如鞭炮声等强噪声,可能因接触一次就会引起听力损害,因此,尽量远离这些具有强噪声的环境。另外,还应该避免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在输出设备上使用耳机连续3小时可造成大于10分贝的暂时性听力阈移。所以,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音损害的重要措施。
2.个体防护
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应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3.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于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习惯包括: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涕;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戴着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不在睡觉的时候用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高危人群要定期做听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