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地貌学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途径。5月底至6月初,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宋保平、李冬两位教师带领2023级地理科学专业58名学生,赴河北井陉测鱼-苍岩山地区开展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活动。
测鱼-苍岩山地区分布有典型的嶂石岩地貌、黄土地貌,山区河流水文特征明显,区内出露岩石普遍为前寒武纪的古老变质岩、变余碎屑岩、变余安山岩以及碎屑岩、安山岩,岩石结构构造特征特别是波痕、泥裂、盐晶假象、结核等沉积岩层面构造和气孔、杏仁、枕状熔岩等火山岩构造类型丰富多样,节理、断层等地质构造较齐全。实习区既分布有寺、祠、殿、堂、楼等依山古建筑,也有各种堤、坝、堰、渠和梯级电站、工程护坡等现代水利设施,无不体现了古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痕迹。
通过野外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常见岩石、矿物、构造、地貌的野外识别与描述方法,练习了野外环境下地质罗盘使用技能,而且深刻感受到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密切关系,体验苍岩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一体的我国古代人地关系理念,对地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供稿:地科系 李冬、宋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