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深耕生态文明 赋能乡村振兴——地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3  查看次数:
为引领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深刻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精心组建“燕赵青行·躬育使命”生态文明践行先锋队,于7月8日至10日期间在石家庄市灵寿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通过宣讲科普、专业实践、校地合作、创新传播等多维度推进,取得积极成效。 
7月8日,社会实践活动首日,先锋队首先前往灵寿县金星幼儿园。在当地环保局工作人员协助下,队员们以“地球小卫士大冒险,和生态花园做朋友”为主题,通过童趣案例、互动游戏等方式,向幼儿生动讲解“什么是生态文明”、“地球妈妈为什么哭了”等环保知识,引导孩子们树立生态意识,现场互动热烈。随后,队员们深入社区,以松阳湖湿地公园为阵地,化身环保知识传播者。他们热情分发精心编印的环保宣传册,并巧妙结合湿地公园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向群众科普生态知识,推动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当日下午,先锋队奔赴益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减塑行动?企业先行——环保实践与绿色办公指南”主题开展宣讲。队员们以塑料污染现状为切入点,阐释生态文明理念,并通过环保知识趣味问答激发企业人员环保热情,助力探索绿色发展模式,推动校企联动。 
7月9日为更生动地传递环保理念,先锋队在新闻与传媒学院三名学生的专业指导下,于7月9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宣讲视频的关键拍摄工作。团队在校园广场和滹沱河沿岸分工协作,完成多组核心镜头拍摄。校园场景中,“危害转盘”互动环节紧张进行,通过趣味问答(如“纽扣电池含哪种剧毒金属”)和废旧电池模型特写,直观呈现汞、镉、铅等重金属危害。滹沱河岸边,团队聚焦生态修复成果,拍摄光伏板与湿地共生、水质监测、震旦鸦雀照片等画面,生动诠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克服自然光变化,团队采用多机位协作与跟拍手法,确保专业讲解与自然美景的完整呈现。
本次视频制作聚焦三大创新:危害数据场景化呈现(如黑臭污水画面)、强调公民参与(提供“3步处理废旧电池”等实操指南)、贯穿“问题-解决方案-行动号召”逻辑链。完成的20余组素材为后续精剪、配音及通过新媒体宣传、线上平台发布系列短片奠定了“硬核知识+生动表达”的基础。
7月10日,先锋队师生深入灵寿县顺明仙桃谷生态农业产业园(河北顺明实业集团打造的大型农旅综合体)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学院连续两年的实践基地,团队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充分发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优势。活动中,团队与园区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园区负责人高度评价了学院过往的实践成果:去年采纳“桃醉仙谷”主题策划成功举办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超万人次;依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团队提供的高精度地形图建成数字化管理平台;结合专业建议推进智慧农业升级,实现水肥精准调控与产品深加工突破。
师生代表结合专业特长深度研讨仙桃谷未来发展。商哲老师剖析文旅开发与乡村建设路径;贺军亮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在无人机应用及测绘技术方面的优势,提出携手园区拓展业务、协同推进科技厅适配项目,助力当地产业升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现场进行了无人机测绘操作,展示了专业技能在园区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双方围绕深化在园区数字化、农旅规划、生态循环建设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明确了校地协同推动生态发展的具体方向。双方均表示将以实践基地为纽带,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赋能生态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本次地环学院“燕赵青行·躬育使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先锋队师生深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在宣讲科普中播撒绿色种子,在创新传播中提升环保理念感染力,在校地合作中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美丽河北建设和省会石家庄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供稿:团学 张威)
 
 
 
 
版权所有:石家庄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
地址: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珠峰大街288号 邮编:050035 电话:0311-66617230
师德师风举报平台电话:0311-66617231 邮箱: song­_baoping@126.com
石家庄学院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