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提高师生环境保护宣传能力,3月27日下午,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携手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了“石家庄市生态文明宣讲”暨2024年“中国水周”宣讲活动。活动邀请2023年全国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王汝春、华电水务石家庄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海燕作经验分享和主题报告。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高莎、华电水务石家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智军,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领导班子、师生代表共计240余人参加活动。石家庄市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录制。
活动中,79岁高龄的王汝春分享了他10年来在固定时间和地点,用相机拍摄3700多张石家庄天气状况照片的志愿环保心路历程,传达了“讲好生态故事,共建美丽河北”的理想信念。张海燕结合自己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并对污水处理工艺、农村水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让师生对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污水处理知识等有了系统认知。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院长孙中伟作总结发言,并向师生发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倡议。
本次宣讲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现了我校开放办学、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提高了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师生的环境素养和环保意识,激发了师生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争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先锋者的坚定决心。
(供稿: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 通讯员:付芳芳、梁晶晶 编辑:文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