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构建工会、教育、企业、学校“四位一体”联动赋能模式,精准赋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构建工人大思政课体系,深入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工作,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见效,4月2日下午,我校与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开展推进“双进”工作交流座谈,并签署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第二党支部共建协议。工会、纪委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部分思政课教师,学生处、教师教育学院、机电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孟婧雯,副部长王正稳,车体车间党委书记彭彦虎,第二党支部书记万涛,全国劳动模范、中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刘志彬等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全体人员参观了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的“百年印记”厂史馆和“石门星火”党史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详细了解了企业一百二十年工业发展历程、红色文化传承及党建引领成果。在劳模工匠创新联盟工作站及刘志彬创新工作室,认真听取了全国劳模刘志彬关于劳模工匠联盟、创新工作室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并了解了协同创新技术攻关等创新成果。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企业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思政教师进企业进班组开展调研和宣讲、学生到企业劳动实践实习、共同录制学生思政微课视频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第二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双方围绕联名打造党建品牌、创新“党建+”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交流研讨和党支部共建是我校在全市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联盟成立后开展的首场活动,旨在推进“双进”工作落地见效,有助于创新和丰富“大思政课”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助力打造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工人大思政课品牌。
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作为我校“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及劳动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实践指导等方式,为劳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搭建平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魅力。同时,学校还将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实地参观、岗位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新活力。
(供稿: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 撰稿:周鑫亮、张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