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法学与社会学院先后与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长安区区委社会工作部、桥西区委社会工作部、裕华区委社会工作部、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裕东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法学与社会学院组建了由青年博士教师志愿服务团带队的三支暑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分别赴长安区、裕华区、桥西区开展了“关‘新’‘老’‘幼’”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长安区,法学与社会学院与中山东路街道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师生们参观了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银宏花苑社区、勒泰友好型商圈驿站等,学生们对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开展了社保缴纳法律咨询志愿服务,博士教师就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与友好型商圈驿站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在桥西区,师生们参观了煤市路社区,先后走访了20余户家庭,就适老化改造、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数字社区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调研。在裕华区,学生们作为志愿者协助裕东街道办举办了社区文明实践阵地“双争”活动擂台赛、党员讲故事、社区儿童做手工等社区活动。同时,师生们还与社区居民就社区的数字化建设、“一老一小”群体保护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此次暑假实践活动聚焦“新就业群体”、“一老一少”权益保护及基层数字治理等社会热点问题,法学与社会学院先后组织师生深入10个社区与3个大型商圈,开展志愿服务100余人次、举办专题座谈会5场、回收调查问卷近300份,撰写调研报告5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实践成果。此次活动既是法学与社会学院打造“大思政”田野课堂的形象展示,又是师生把社会服务扎根地方、把科研论文写在地方的生动诠释。未来,法学与社会学院师生将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关注民生,以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筑牢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石院人”力量。
(供稿:法学与社会学院 撰稿:李微、张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