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校开展2025年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东北大学姜媛老师以《以匠心育新人——在为青春护航的事业中讲好思政故事》为题,结合十年来深耕学生工作的鲜活案例,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阅读思政”“行走思政”“学问思政”工作方法。她表示,“辅导员的科研应扎根育人实践土壤,要善于从日常工作中挖掘鲜活素材,用青年话语体系讲好思政故事,让科研成果兼具思想深度与传播温度。”
江西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胡邦宁副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类课题申报与结题》为题,结合自身主持3项教育部辅导员专项课题、20余项省部级课题的丰富经验,从前期准备、选题定位、申报书撰写技巧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讲解,针对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精准答疑,为辅导员搭建起课题研究的“实操指南”。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商丹教授以《由工作实践走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为题,以自身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重点分享了如何将辅导员日常工作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高质量科研选题的有效路径,深入剖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政策、选题导向与评审标准,为辅导员冲击高层次科研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任怡副教授以《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为题,结合其主持“202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及9项省部级课题的实践经验,从科研思维培养、跨学科研究融合、学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分享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三维路径”。她鼓励辅导员要打破学科壁垒与思维定式,以科研赋能育人实践,实现科研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同频共振。
一线专职辅导员共计7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赢得参训辅导员一致好评,全面提升了辅导员科研创新能力与育人实践水平。
(供稿:学生处 撰稿:封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