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次数:
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是石家庄学院建院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二级学院之一,近年来,围绕石家庄五大产业集群中生物医药产业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现设有化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中韩合作办学项目)、药物分析八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以化学化工为基础,生物医药为特色的化工制药专业群。
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人,博士学位9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92%,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3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54%,其中获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石家庄市特殊津贴专家、石家庄市市管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35人次,20名教师被韩国又石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制药工程是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制药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生物与医药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建设点,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围绕石家庄市生物医药、现代食品、节能环保等产业,建有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化学工艺、河北省化工制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麻醉药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微生物制药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25个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承担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80项,横向课题150余项。近五年引进科研经费4000余万。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0余篇,其中被SCI索引论文10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4项,科技成果转化40余项。获国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3项,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
学院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博士专家团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合申报获批市级县域特色产业提升项目4项,获批石家庄市县域特色产业“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5项。李小兵教授科研团队开发达巴万星生产关键技术成功转让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技术产业化后可以年增产值2亿元以上;任丽梅科研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绿色酶法生产NMN、VC葡萄糖苷的新技术,该技术在石家庄美邦美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化项目已完成路线验证和成本核算,预测采用该方法合成NMN使用费用降低10倍以上;次立杰教授团队与龙力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新型湿法脱硝技术中试成功,对高邑县锌业绿色生产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河北省麻醉药技术创新中心,与河北一品制药联合开发的吸入用七氟烷项目已于2021年产业化,该项目为企业年增加产值4000余万元,本项目的产业化为公司的上市准备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姚清国博士带领的“石家庄学院革命老区科技扶贫志愿服务队”获评河北省李保国志愿服务先锋队,开发了独创的液体菌种替代传统固体菌种技术,实现了河北食用菌产业技术升级,帮助阜平县2000多户农民通过栽培食用菌脱贫致富,带动全县食用菌年产值达到4亿元。
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省部级教改课题19项,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物技术制药》和省级精品资源课《药物化学》。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河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数据截至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