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化学专业为师范类本科专业,于2023年9月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3月获石家庄市教育局批准,成立学科教学(化学)研究基地。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适应新时代中学教育发展形势,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省区、县中学化学师资需求,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真挚,专业素养全面,教学业务出色,具有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潜能,精通班级管理实务,善于育人,能通过自主学习寻求创新发展,关注国际化学教育趋势,成长为具有引领作用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
2、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教授4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比例54.8%,与中学合作建设20余个教育实习基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市级和校级应用研究项目五十余项,引入项目经费160余万元,近5年来,发表高水平教学、科研论文33篇,主编教材、专著12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6项。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以“厚人文基础、强学科专业、促育人能力、重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 理念,以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为目标,形成了“本科生导师制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学科专业教学、师范生养成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
(1)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导师不仅会在大学四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毕业后 5-10年仍会持续跟踪。专业编制了《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大学生成长手册》,主要涵盖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规划,通过学生们记录大学生活,导师给出点评和建议,让学生更好的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学科专业教学
专业致力于衔接中学教学理念,通过开展教学法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梳理专业课程对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价值,研讨如何形成培养核心素养能力,并将中学课程标准学习、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案设计等环节融会贯通,再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来培养学生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了解中学教学的发展和改革现状,助力学生就业后从思想和理念上迅速融入中学教学。
(3)“十一个一”师范生养成活动
专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十一个一”师范生养成活动,如自我规划想一想、爱国歌曲唱一唱、三尺讲堂站一站等活动,从师范生的自我发展、职业规划、道德观念、教学技能等多个方面提高化学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精准对接中学化学教学所需各项能力。
4、实习、实践基地
以学科教学(化学)研究基地为依托,专业与石家庄市及周边区县共建二十余处教育实践基地,涵盖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个阶段。基地初、高中兼有,师资优良,管理规范,课程资源丰富,形成了多层次教学实践体系。学生实习期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负责制,通过双方导师对教学设计、授课过程和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指导,为学生从师范生蜕变为卓越教师提供知识和能力支持。近三年,专业学生参加“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全国高校化学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师范分盟”第一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学生教学技能日臻成熟。

5、创新、创业基地
化学(师范)专业建有轻质碳酸钙、氧化锌、建筑陶瓷、电化学、分子模拟、MOFs功能材料、教学法等科研团队,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各种竞赛项目,学生在校期间100%参与竞赛、教师科研项目。近三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6篇,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等,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大幅提升。

6、毕业生就业去向
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教育相关职业,近5年专业平均就业率为89.19 %,约一半以上学生会通过考研继续深造,近5年专业平均考研率为33.69 %,为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双一流建设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