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重点培育项目遴选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
各学院、部门: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等13部委共同主办的高水平竞赛,为做好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备赛和项目培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我校参赛项目质量,力争在国赛上取得更好成绩,展现我校创新教育成果,决定开展大赛重点项目遴选与培育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重点培育项目选题
结合大赛要求、历届大赛获奖项目特点及地域特色优势,项目选题要求和选题方向包括以下方面:
1.项目总体要求。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
3.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
4.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
5.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
6.“人工智能+”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7.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公益类项目,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8.产业命题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9.区域特色项目。传承太行山红色基因、服务太行山绿色振兴,围绕生态经济带建设,针对石家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农产品产业、生态红色旅游等项目。
10.知识产权项目。以我校师生团队为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细分领域内处于领先水平的项目。
11.毕业校友项目。毕业5年内的校友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有较大的规模,经营状况良好,在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创业创新项目。
二、重点培育项目条件
项目遴选面向全校近几年创新大赛获奖团队、大创团队和毕业5年内的创业团队,鼓励校内跨学院专业组队、校企联合、科教融合,重点培育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所涉及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在细分领域处于一定的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产业应用潜力。未注册公司的项目,有学生一作的高水平论文、授权知识产权或省赛以上获奖的优先考虑;已注册公司的项目,有较好市场应用成效和营收规模的优先考虑。
2.项目团队需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市场能力和稳定的人员构成,项目指导教师需有较强的科研学术能力和行业市场经验,能在大赛全程做好项目的指导工作,具备产学研协同导师队伍的项目优先考虑。
3.项目需符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项目基本要求,详情可查看大赛通知(见附件1),项目团队需服从学校的项目培育、培训、参赛等活动安排。
4.因2025年大赛通知没有下发,现仅参考2024年大赛通知有关要求,最新通知下发后如有异同以最新大赛通知要求为准。
三、重点培育项目遴选
1.各学院推荐1-3个项目申报重点培育项目。项目团队填写《石家庄学院重点培育项目申报表》(见附件),并于2025年2月27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101855@sjzc.edu.cn。
2.项目立项。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四、重点培育项目支持
1.项目经费支持。依托学校的学科竞赛经费,对项目培育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包括项目作品制作、项目视频制作等。
2.项目培训辅导。学校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专题辅导,对于项目基础好、团队构成合理、培育成效显著的项目,择优推荐校赛决赛和省赛。
3.推荐入驻众创空间。对表现优秀的项目团队,推荐入驻学校众创空间,享受众创空间的各项政策。
五、联系方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重点培育项目QQ群(892316194),2月26日前请各申报项目核心成员和主要指导教师加群,便于工作联系。
联系人:范亚斌,联系电话:66617082。
教务处 团委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