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3-04-13   浏览次数:
2020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石家庄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数十年师范教育的历史积淀。1999年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04年正式招收本科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比例较高,博士人数逐年增加。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石家庄市骨干建设专业。专业注重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此外“中国古代文学”为市级精品课,“外国文学”“文学理论”为校级精品课。专业注重学生素质发展,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优秀,且在任职单位评价良好。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石家庄,主要面向河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中学语文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师德与健全人格、扎实学科知识与科学素养、突出的专业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与反思研究能力和宏通开阔的文化视野,能够在中学、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教师。要求本专业五年以上的毕业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 践行师德。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理解中国语言文字、中外文学经典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拥有高尚的教育情怀,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本,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目标2. 学会教学。能够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具备较高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形成较高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够熟练驾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综合运用学科教学知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多元评价,并具有教育问题意识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目标3. 学会育人。熟知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能够有效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教育培养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熟练掌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积极引导,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道德情操、知识涵养方面的育人作用。
目标4. 学会发展。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关注学科本体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动态,不断完善自己。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对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解决语文教学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与教学团队有效沟通协作,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优化学习习惯、实现共同成长。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理解中国语言文字、中外文学经典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同,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1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理解中国语言文字、文学经典的民族精神与艺术气质,并能在教育实践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认同并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理解中国语言文字、中外文学经典在传承优秀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具备依法治教意识,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立志成为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热爱中学语文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意愿和职业信念;正确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具有积极向上的教学气质,乐于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文底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做到为人师表。
2.1热爱中学语文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职业理解
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敬业精神、职业理想;正确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2具备正确的师生观和教育观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信任并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富有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文底蕴,明确立德树人的内涵,为人师表、化人育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知识,熟知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思想;掌握相关汉语言和文学现象的研究方法,具备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做好知识储备和素养支撑。同时对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了解。
3.1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
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论,理解其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地位和独特作用;理解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同时对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了解。
3.2形成过硬的学科能力
具备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现象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备汉语言文学学科基本专业素质,有机融合汉语言文学学科知识、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具备从事语文教学的“三字一话”教师基本功;深入理解中学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多元评价;能够结合教材教学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活动,结合语文学科新动态积极参加相关教研活动。
4.1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中学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效运用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发挥“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能力,积极探索语文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方式实施教学。
4.2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能够依据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和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提升文本的教学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关注语文学科领域的新动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语文学科教学的项目研讨或科研活动。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班级管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初步具备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增强德育和班级建设的基本能力;具备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组织、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识。
5.1具备中学德育能力
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初步具备保护、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5.2具备班级建设能力
发挥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真挚情感,并初步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策略方法,具备依据学生实际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识。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初步掌握学科育人、环境育人的内涵与方法,能够初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创设益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具备通过组织参加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主题教育等实现育人目的的意识。
6.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养成教育的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能结合语文学科的人文审美性质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特点,初步在综合育人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涵养。
6.2 具备育人活动和社团活动的能力
初步掌握学科育人、环境育人的内涵与方法,具备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识。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关注国内外语文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动态,结合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了解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语言文字、文学经典、教育教学等知识的新发展,并能对相关知识及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初步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7.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具备积极主动获取语文相关学科知识、语文教学相关知识的意识,并能根据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7.2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
积极了解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语言文字、文学经典、教育教学等知识的新发展,并能对相关知识及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初步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连续的反思取得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共同进步。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作用,具备小组沟通、合作共进的意识,并能积极运用相关技能方法融入教学团队工作,有效沟通协作、合作探究,实现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8.1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切实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尽快融入教学团队,具有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成长的学习体验。
8.2掌握人际沟通方法
掌握人际交往基本方法和技能,发挥自身语文学科特质优势,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及社会公众有效沟通交流,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实施。
四、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89.5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5学分;实践教育课程44.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备注:在对应栏内用“●”表示)

六、“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H
M
M
 
 
 
 
M
M
 
 
 
 
M
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H
M
M
 
 
 
 
 
 
 
 
M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H
M
M
 
 
 
 
 
 
M
M
H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H
H
H
 
 
 
 
 
 
M
M
H
H
 
 
形势与政策
H
H
L
L
 
 
 
 
 
 
H
H
 
 
 
 
劳动教育
 
 
 
 
 
 
 
 
 
 
H
H
 
 
M
M
大学英语
 
 
 
 
H
H
M
M
 
 
M
M
 
 
 
 
大学体育
 
 
 
 
 
 
 
 
 
 
H
H
 
 
M
M
计算思维
 
 
 
 
 
 
H
H
 
 
M
M
 
 
L
L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M
H
H
 
 
L
L
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
 
 
L
L
 
 
 
 
 
 
H
H
 
 
L
L
军事理论
 
 
 
 
 
 
 
 
 
 
M
M
 
 
L
L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共分为人文与艺术类、自然与科技类、经济与社会类、创新与创业类等四个模块,学生需要取得该类课程10学分,其中至少应完成2学分的网络学习
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写作1
 
 
 
 
M
 
H
H
 
 
 
 
 
M
 
 
现代汉语1
 
 
 
 
H
M
L
M
 
 
 
 
L
 
 
 
中国现代文学1
L
L
 
 
H
H
M
M
 
 
 
 
 
L
 
 
文学概论1
L
 
 
 
H
H
 
 
 
 
 
 
 
L
 
 
写作2
 
 
 
 
M
 
H
H
 
 
 
 
 
M
 
 
现代汉语2
 
 
 
 
H
M
L
M
 
 
 
 
L
 
 
 
中国现代文学2
L
L
 
 
H
H
M
M
 
 
 
 
 
L
 
 
中国古代文学1
L
L
 
 
H
H
M
M
 
 
 
 
 
L
 
 
文学概论2
L
 
 
 
H
H
 
 
 
 
 
 
 
L
 
 
古代汉语1
 
 
 
 
H
H
M
M
 
 
 
 
 
L
 
 
中国古代文学2
L
L
 
 
H
H
M
M
 
 
 
 
 
L
 
 
古代汉语2
 
 
 
 
H
H
M
M
 
 
 
 
 
L
 
 
中国当代文学
L
L
 
 
H
H
M
M
 
 
 
 
 
L
 
 
中国古代文学3
L
L
 
 
H
H
M
M
 
 
 
 
 
L
 
 
外国文学1
 
 
 
 
H
H
M
M
 
 
 
 
 
L
 
 
中国古代文学4
L
L
 
 
H
H
M
M
 
 
 
 
 
L
 
 
外国文学2
 
 
 
 
H
H
M
M
 
 
 
 
 
L
 
 
美学 
 
 
 
 
H
H
 
 
 
 
 
 
 
M
 
 
语言学概论
 
 
 
 
H
H
 
 
 
 
 
 
M
 
 
 
中学语文经典教材文本解读
 
 
 
 
H
H
M
M
 
 
 
 
M
M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鲁迅研究
 
 
 
 
M
 
 
 
 
 
 
 
 
M
 
 
先秦儒家经典导读
 
 
 
 
M
M
 
L
 
 
 
 
 
L
 
 
古典诗词鉴赏与仿写
 
L
 
 
L
M
 
L
 
 
 
 
 
L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
 
 
 
 
M
M
 
 
 
 
 
 
 
L
 
 
中国文化概论
 
 
 
 
M
 
 
 
 
 
 
 
 
L
 
 
影视美学
 
 
 
 
M
M
 
 
 
 
 
 
 
L
 
 
新时期小说研究
 
 
 
 
M
M
 
L
 
 
 
 
 
M
 
 
当代诗歌研究
 
 
 
 
M
M
 
 
 
 
 
 
 
L
 
 
孙犁研究
 
 
 
 
M
M
L
L
 
 
 
 
 
 
 
 
唐诗文化研究
 
 
 
 
M
M
 
L
 
 
 
 
 
L
 
 
东坡乐府导读
 
 
 
 
M
M
L
L
 
 
 
 
 
L
 
 
宋代志怪传奇研究
 
 
 
 
M
 
 
 
 
 
 
 
 
L
 
 
训诂学
 
 
 
 
L
L
 
 
 
 
 
 
 
L
 
 
《红楼梦》研究
 
 
 
 
M
M
 
L
 
 
 
 
 
L
 
 
审美文化研究
 
 
 
M
M
M
 
 
 
 
 
 
 
M
 
 
宋词研究
 
 
 
 
M
M
 
L
 
 
 
 
 
L
 
 
苏轼研究
 
 
 
 
L
M
 
L
 
 
 
 
 
L
 
 
明清小说研究
 
 
 
 
M
M
 
L
 
 
 
 
 
L
 
 
叙事学研究
 
 
 
 
M
M
 
M
 
 
 
 
 
M
 
 
中国古代文论
L
L
 
 
M
M
 
 
 
 
 
 
 
M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
 
 
 
 
M
M
 
 
 
 
 
 
 
L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M
M
 
 
 
 
 
 
 
L
 
 
《金瓶梅》研究
 
 
 
 
M
 
 
 
 
 
 
 
 
L
 
 
文献学概论
 
 
 
 
M
M
 
 
 
 
 
 
 
L
 
 
汉字文化
 
 
 
 
M
M
 
 
 
 
 
 
 
L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教育学
 
 
H
H
H
H
 
 
 
 
H
H
 
 
 
 
学校教育心理学
 
 
H
H
 
 
 
 
 
 
 
 
 
 
H
H
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
H
H
 
 
 
 
H
H
H
H
 
 
 
 
 
 
学科教学法
M
M
M
M
H
H
H
H
 
 
 
 
H
H
 
 
教师语言技能
 
 
H
H
 
 
H
H
 
 
 
 
 
 
H
H
现代教育技术
 
 
 
 
 
 
H
H
 
 
 
 
M
M
M
M
书写技能
 
 
 
 
H
H
H
H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
H
H
M
M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语文学科教学
M
M
M
M
M
M
M
M
 
 
 
 
M
M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
 
 
 
 
 
 
H
H
 
 
 
 
M
M
M
M
语文教学基本能力训练
 
 
 
 
M
M
H
H
 
 
 
 
L
L
 
 
实践教育课程
实验
 
 
 
 
 
 
 
 
 
 
 
 
 
 
 
 
 
 
 
 
 
 
 
 
 
 
 
 
 
 
 
 
 
 
集中实践
入学教育与军训
 
 
M
M
 
 
 
 
 
 
 
 
 
 
H
H
公民素质现状及问题调研
H
H
 
 
 
 
 
 
M
M
 
 
 
 
M
M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
H
H
 
 
 
 
 
 
 
 
M
M
H
H
 
 
地方改革开放新变化调研
H
H
 
 
 
 
 
 
 
 
M
M
H
H
 
 
历史的记忆,永恒的精神
——红色足迹寻访
H
H
 
 
 
 
 
 
 
 
 
 
H
H
 
 
劳动实践
 
 
 
 
 
 
 
 
 
 
M
M
 
 
L
L
教育见习
 
 
 
 
 
H
 
 
 
 
 
 
 
H
H
H
教育研习
 
 
 
 
 
 
H
H
 
 
H
H
 
H
 
 
教育实习
H
H
M
M
H
H
H
H
H
H
M
M
H
H
H
H
毕业设计(论文)
L
L
M
M
H
H
M
M
L
L
L
L
H
H
M
M
教师职业技能考核
M
M
M
M
M
M
H
H
L
L
L
L
L
L
L
L
创新实践
 
 
 
 
 
 
 
L
L
L
L
 
 
M
M
M
M
 

七、专业核心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1-4、中国现代文学1-2、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1-2、古代汉语1-2、现代汉语1-2、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1-2、美学、写作1-2
 
八、课程结构与学分分配比例表
课程类别
总学时
总学分
占总学分
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理论
592
31.5
18
实验/实训
80
2
1
线上学习
160
5
3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理论
160
10
5.6
实验/实训
0
0
0
线上学习
0
0
0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理论
1062
60
34
实验/实训
0
0
0
线上学习
0
0
0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理论
252
14
8
实验/实训
0
0
0
线上学习
0
0
0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理论
196
12.5
7
实验/实训
76
1.5
0.9
线上学习
0
0
0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理论
0
0
0
实验/实训
36
1
0.5
线上学习
0
0
0
实践教育课程
实验(独立设置)
0
0
0
集中实践
50周
40
22
创新实践
0
0
0
合计
2614+50周
177.5
100
 

九、课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学时
理论
实验/实训
线上学习
通识
教育必修
课程
16105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2
32
 
 
2
1
考查
16105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2
2
考查
16105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32
32
 
 
2
3
考试
16105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64
 
 
4
4
考试
1610511
形势与政策1
1
16
16
 
 
2
1-2
考查
1610512
形势与政策2
0
16
8
 
8
2
3-4
考查
1610513
形势与政策3
0
16
8
 
8
2
5-6
考查
1610514
形势与政策4
1
16
8
 
8
2
7-8
考查
1610519
劳动教育
1.5
32
24
 
8
3
3
考查
0310501
大学英语1
3
64
32
 
32
4
1
考查
0310502
大学英语2
3
64
32
 
32
4
2
考试
0310503
大学英语3
3
64
32
 
32
4
3
考查
0310504
大学英语4
3
64
32
 
32
4
4
考试
0910501
大学体育1
1
32
32
 
 
2
1
考试
0910502
大学体育2
1
32
32
 
 
2
2
考试
0910503
大学体育3
1
32
32
 
 
2
3
考试
0910504
大学体育4
1
32
32
 
 
2
4
考试
0910505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0
16
0
16
 
1
1-8
考试
1310505
计算思维
2
64
 
64
 
4
1
考查
121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2
 
 
2
1
考查
0011010
大学生职业指导
与创新创业教育(一)
1.5
24
24
 
 
2
2
考查
0011011
大学生职业指导
与创新创业教育(二)
1.5
24
24
 
 
2
5
考查
0021D00
军事理论
2
32
32
 
 
2
2
考查
小计
38.5
832
592
80
160
 
 
 
通识
教育选修
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共分为人文与艺术类、自然与科技类、经济与社会类、创新与创业类等四个模块,学生需要取得该类课程10学分,其中至少应完成2学分的网络学习课程。
小计
10
160
160
 
 
 
 
 
(二)专业教育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学时
理论
实验/实训
线上学习
专业
教育必修
课程
0110605
写作1
3
48
48
 
 
3
1
考试
0117703
现代汉语1
3
48
48
 
 
3
1
考试
0117705
中国现代文学1
3
48
48
 
 
3
1
考试
0110602
文学概论1
2
36
36
 
 
2
2
考试
0110606
写作2
3
54
54
 
 
3
2
考试
0117704
现代汉语2
3
54
54
 
 
3
2
考试
0117706
中国现代文学2
3
54
54
 
 
3
2
考试
0117708
中国古代文学1
3
54
54
 
 
3
2
考试
0110603
文学概论2
3
54
54
 
 
3
3
考试
0111701
古代汉语1
3
54
54
 
 
3
3
考试
0117709
中国古代文学2
3
54
54
 
 
3
3
考试
0117702
古代汉语2
3
54
54
 
 
3
4
考试
0117707
中国当代文学
4
72
72
 
 
4
4
考试
0117710
中国古代文学3
3
54
54
 
 
3
4
考试
0110712
外国文学1
3
54
54
 
 
3
4
考试
0117711
中国古代文学4
3
54
54
 
 
3
5-6
考试
0110713
外国文学2
3
54
54
 
 
3
5-6
考试
0110604
美学 
3
54
54
 
 
3
5-6
考试
0110601
语言学概论
3
54
54
 
 
3
7
考试
0117998
中学语文经典教材文本解读
3
54
54
 
 
3
7
考查
小计
60
1062
1062
 
 
 
 
 
专业
教育选修
课程
0117914
鲁迅研究
2
36
36
 
 
2
3
考查
0117984
先秦儒家经典导读
2
36
36
 
 
2
3
考查
0117925
古典诗词鉴赏与仿写
2
36
36
 
 
2
4
考查
0117980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
2
36
36
 
 
2
4
考查
0111901
中国文化概论
2
36
36
 
 
2
4
考查
0117919
影视美学
2
36
36
 
 
2
5-6
考查
0117903
新时期小说研究
2
36
36
 
 
2
5-6
考查
0114955
当代诗歌研究
2
36
36
 
 
2
5-6
考查
0117981
孙犁研究
2
36
36
 
 
2
5-6
考查
0114904
唐诗文化研究
2
36
36
 
 
2
5-6
考查
0117987
东坡乐府导读
2
36
36
 
 
2
5-6
考查
0117989
宋代志怪传奇研究
2
36
36
 
 
2
5-6
考查
0111907
训诂学
2
36
36
 
 
2
5-6
考查
0105901
《红楼梦》研究
2
36
36
 
 
2
5-6
考查
0118003
审美文化研究
2
36
36
 
 
2
5-6
考查
0117986
宋词研究
2
36
36
 
 
2
7
考查
0117988
苏轼研究
2
36
36
 
 
2
7
考查
0117990
明清小说研究
2
36
36
 
 
2
7
考查
0118004
叙事学研究
2
36
36
 
 
2
7
考查
0117916
中国古代文论
2
36
36
 
 
2
7
考查
0117992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
2
36
36
 
 
2
7
考查
0117982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2
36
36
 
 
2
8
考查
0117991
《金瓶梅》研究
2
36
36
 
 
2
8
考查
0117983
文献学概论
2
36
36
 
 
2
8
考查
0111904
汉字文化
2
36
36
 
 
2
8
考查
汉语言文学(本科)要求学生取得该类课程14学分。
3学期选1;4学期选1;5-6学期选3;7学期选2;8学期选1
小计
14
252
252
 
 
 
 
 
 
(三)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学时
理论
实验/实训
线上学习
教师
教育
必修
课程
1220802
教育学
2
32
32
 
 
2
3
考试
1220820
学校教育心理学
3
48
48
 
 
3
4
考试
1220822
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
2
32
32
 
 
2
4
考查
0110199
学科教学法
1.5
48
12
36
 
3
4
考查
1210816
教师语言技能
2
32
32
 
 
2
3
考查
0110801
现代教育技术
1.5
32
16
16
 
2
4
考查
1210818
书写技能
1
32
8
24
 
2
1
考查
0118001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
1
16
16
 
 
1
3
考查
小计
14
272
196
76
 
 
 
 
教师
教育
选修
课程
0117995
语文学科教学
2
36
36
 
 
2
5
考查
0110802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
1
36
 
36
 
2
7
考查
0118000
语文教学基本能力训练
1
36
 
36
 
2
7
考查
汉语言文学(本科)要求学生取得该类课程1学分
语文学科教学专为汉语言文学(专接本)开设
小计
1
36
 
36
 
 
 
 
(四)实践教育课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学时
理论
实验/实训
线上学习
实验
 
 
 
 
 
 
 
 
 
 
 
 
 
 
 
 
 
 
 
 
 
 
 
 
 
 
 
 
 
 
小计
 
 
 
 
 
 
 
 
集中
实践
0021D02
入学教育与军训
2
2
 
 
 
 
1
考查
1610D03
公民素质现状及问题调研
1
1
 
 
 
 
1
考查
1610D0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
1
1
 
 
 
 
3
考试
1610D07
地方改革开放新变化调研
1
1
 
 
 
 
4
考试
1610D02
历史的记忆,永恒的精神——红色足迹寻访
1
1
 
 
 
 
2
考查
0012D34
劳动实践
2
4
 
 
 
 
4
考查
0012D33
教育见习
1
1
 
 
 
 
6
考查
0012D00
教育研习
1
1
 
 
 
 
6
考查
0012D01
教育实习
8
16
 
 
 
 
6
考查
0012D03
毕业论文(设计)
14
14周
 
 
 
 
8
考查
0117999
教师职业技能考核
8
8周
 
 
 
 
7
考查
小计
40
50周
 
 
 
 
 
 
创新实践
 
 
 
 
 
 
 
 
 
 
小计
0
0
 
 
 
 
 
 
执笔人:高莹、王峥             审定人:田建恩                批准人:宋万杰
备注:
1. “公民素质现状及问题调研”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课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课程;“历史的记忆永恒的精神——红色足迹寻访”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课程;“地方改革开放新变化调研”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课程。
2. 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没有最低学分要求。学生取得创新实践学分可分别冲抵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或专业教育选修课程至多各不超过2学分(详见学校有关文件)。
3.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填写在“实践教育课程-实验”一栏;独立设置的以周为计算单位的实训、见习、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等填写在“实践教育课程-集中实践”一栏;非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作为课内教学填写在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一栏。